第15章
书迷正在阅读:另谋高嫁: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、听闺女心声后,社恐妈拎刀杀四方、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错、最惨真千金,却被京爷宠入骨、过分沉溺、万人嫌坠海那天,疯批大佬哭红眼、假女友被迫成真这件事、下等泛滥、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办、春光碎:逃跑庶女怀得可是龙胎
“哎哟。”这一摔可把刘寡妇吓了一跳。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正准备关门,就听见那姑娘娇滴滴地叫了一声。 “大嫂。”那姑娘捂着脚踝,“能不能麻烦你扶我一下?” 刘寡妇看她一身打扮料子上乘,头上的簪子不比杨顺给她的差,想来应当是有钱人家的小姐,只是这条巷子里住的都是穷人家,不知怎么跑到了这里来。 “你是哪家的小姐?”刘寡妇上前扶人,“怎么跑这里来了?” 余晚之借着刘寡妇的搀扶起身,“来找人,家中嬷嬷回家养老,我自幼受她照拂,想来看看她,不小心和我的丫鬟走散了,怎知越走越远。” 刘寡妇不疑有他,只是人扶起来了,往哪安顿倒是个问题,“你还能走吗? 余晚之试着走了一步,立马痛苦地蹙起眉,“好像不行,不知能不能麻烦……” “那你进我屋里坐会儿吧。”刘寡妇说:“只是我这屋里简陋得很。” “不妨事的。”余晚之道:“那就叨扰了。” 刘寡妇只觉得有钱人家的小姐就是不一样,细皮嫩肉的,连说话都温柔似水,好听得很。 刘寡妇扶着余晚之进屋,这屋子背光,易受潮,一下雨就有股霉味。 余晚之丝毫不见嫌弃,进屋后在板凳上坐了,看着刘寡妇头上的簪子说:“大嫂头上这簪子可真是别致。” 刘寡妇一愣,尴尬地摸了摸头发,“哦,还成吧。” 余晚之笑着说:“大哥对大嫂真好,竟舍得买这样的簪子。” “他哪买的起呀。”刘寡妇道:“做工那家的东家赏的。” 余晚之颔首,“倒是个大方的东家。” 她自己的东西,她当然记得,那簪子上雕的是玉兰,她去大昭寺烧香那日还在戴。 如果不是宋卿时打发了下人,那就是杨顺偷的,只有这两种可能。 1晋·张华《励志诗》 第 13 章 引线 两人闲聊几句,余晚之不动声色地引着话题往宋府带。 市井妇人,哪有什么城府,对上她这样柔弱的富家千金,更加没有半分防备,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。 刘寡妇说:“你说女人这一生图个什么,无非就是图个夫妻恩爱儿孙满堂,宋夫人年纪轻轻就死了,也是个可怜人。” 余晚之顺着她的话说:“对呀,你说宋府怎么就进了贼呢?” 刘寡妇从头到尾都没提及过她和杨顺只是姘头,只说:“我男人那夜不在宋府,他要是在的话,兴许宋夫人还死不了。” 这话是杨顺和她吹牛皮的时候说的。 “不在呀。”余晚之疑惑道:“护卫夜里不用值夜的吗?我们府上的护卫都要日夜巡逻呢,大户人家就怕遭了贼。” “是呀。”刘寡妇想了想,“不过我也不怎么清楚,好像是那日东家让他出门办什么差事。” 护卫出门办事家里就遭了贼,竟这么巧,还是说为了让她死,才故意支开了下人。 “可不是么。”刘寡妇叹道:“都是命啊。” 命?余晚之偏就不信命。 若真是命,她此刻应该已经过了奈何桥,而不是坐在这里调查自己的死因。 想到此处,余晚之笑着说:“我成日关在府上,倒还不如大嫂这样自在。” “自在什么呀。”刘寡妇说:“你们大户人家的小姐,哪懂我们活着的不易。” 若不是她男人死了她没了生计,她也不至于跟杨顺厮混。 “大嫂如今风华正茂,还有大哥在旁照顾。”余晚之慢悠悠地说:“也不用担心年老体衰,无人相伴。” 刘寡妇心中咯噔一声,她如今还算有点姿色,勾得杨顺一颗心挂在她身上,若是真等到年老色衰,谁还会搭理她。 余晚之瞥一眼刘寡妇的表情,继续说:“夫妻夫妻,老有所依,大嫂是个幸运的人。” 刘寡妇尴尬笑笑。 她和杨顺是做不成夫妻的。 杨顺上有老下有小,对家里那头母老虎怕得犹如耗子见了猫似的,也挡不住他跑出来偷腥,杨顺是指定不敢休妻另娶她一个寡妇。 两人的缘分怕也是没几年了,之后一拍两散,她又该何去何从? 刘寡妇不由感叹,“就算是夫妻,也不见得靠得住。” “这倒也是。”余晚之笑道:“我同你说个趣事,我府上有一下人,都准备休妻了,却叫他媳妇拿住了什么把柄,结果休妻不成,反倒得对他媳妇礼让三分,可见这夫妻呀,也是同床异梦。” 刘寡妇只将前几句听进了心里。 正想着,外面隐约传来一声呼唤。 余晚之知道时候差不多了,惊喜道:“是我丫鬟的声音,应当是寻我来了,今日多谢大嫂收留。” “客气什么,大家都是女人。”刘寡妇起身扯了扯衣裳说:“我去给你把人喊进来。” 余晚之离开前再三道谢,又留了银子做谢礼。 刘寡妇等人走了也没回屋,靠在门口想事。 她和杨顺做不成夫妻,不如拿个什么把柄更实在,哪怕过些年她年老色衰,杨顺也不敢轻易踹了她。 …… 雨天不好出门,深宅大院里多是聚在一起或绣花或喝茶,打发打发时间。 “你前日风寒这是大好了?”余老妇人倚在软榻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