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六章 亲家,岳父大人
书迷正在阅读:春光碎:逃跑庶女怀得可是龙胎、抢来的老婆就是香、俞为一、穿到星际开复古动物园、废柴猫猫用奶茶称霸帝国、ABO精神病疗愈院、一心捡漏,却被万人迷男主绊住了、病娇狐狸魔尊不经撩、七零家属院:我怀了糙汉三个崽、重生八零:假千金果断下乡嫁硬汉
张十三一连发了十几条嘲讽国足的微博,然后以一句“号被盗了”结束。 可这事儿显然不可能就这么结束。 他这反应,反而让整件事儿愈演愈烈。 张十三不是第一次在微博上跟人干架,但第一次反应这么“过激”。 连发十几条微博,这也太给那些国足球员面子了吧? 冯永清当初都没这待遇。 不过,他这反应,瞬间让《少林足球》火出圈了。 宣传电影么? 似乎也没这必要。 影片已经够火,何须如此宣传? 为何如此? 许多人疑惑,包括他的那些粉丝也有些不解。 有人想知道,自然就有人去追寻答桉。 张榆少不了被媒体记者围堵。 而如今张榆的行踪也没那么难寻。 直接在十三影视外堵他就是了。 不说一堵一个准,但肯定能见到人。 “张导,你为何连发十多条微博嘲讽国足,是因为国足某球员攻击《少林足球》,嘲讽你不懂踢球,你因此而不满么?” 记者开门见山的问道。 “那不是我发的。”张榆摇头说道,“我都解释了,我被盗号了。” 在场记者嘴角都忍不住抽了抽。 他们猜到张榆不会承认是嘲讽国足,更不会承认是因为国足某球员的嘲讽他在先。 可他们显然没想到,张榆竟然如此回答。 睁眼说瞎话啊! 你这是拿我们当时傻子么? 你会被盗号? “张导,你能从一个短信就定位对方,你应该精通电脑技术,难道还会被盗号?” 有记者不甘心,提出质疑。 他也想看看张十三还能怎么解释。 真以为别人是傻子么? “我电脑技术不错,可我很少用微博啊!”张榆说道,“何况,微博账号的安全性跟是不是我的有什么关系?我电脑技术好,所以很快就自己把账号找回来了。” “张导,既然那些言论是别人盗号发的,你为何还保留,而不是将之删掉呢?” 又有记者提出质疑。 你这不是摆明了告诉所有人,那些微博都是你自己发的么? 被盗号后发的微博竟然不删? 你这是摆明了告诉大家:我就此地无银三百两了,怎么着吧? “留着是给自己警醒:你电脑技术再牛,也有被盗号的风险。”张榆认真的说道,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,我需要时刻警醒自己。这次被盗的还只是微博账号,若是银行账号被盗呢?” 什他么的警醒自己啊! 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,你能别睁眼说瞎话么? 没这样警醒自己的。 “很多人的银行卡是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两位数,甚至一位数的存款。”张榆接着说道,“我的不一样啊!我的银行卡,那是用六位数的密码,保护着......哦,我都忘了我卡里有多少钱了。” 众记者:...... 他们都感觉被冒犯到了。 他们之中真有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两位数存款的人。 可张十三呢? 他竟然不知道自己卡里究竟有多少钱。 肯定是多得不知道有多少。 究竟有多少? 肯定不低于九位数,甚至有十位数。 等等! 众记者反应过来。 这微博号被盗跟银行卡号被盗,貌似没什么关联啊! 我们关心的不是你号被盗,而是那些言论。 “那张导对你微博账号被盗之后发的那些微博如何看?你认同么?” 记者随即换了一种方式问道。 “那就得看具体哪一条了。”张榆说道,“我好歹曾经也是个球迷啊!” 认同么? 屁话,那些都是他自己发的。 “那你觉得国足出现是否比某岛沉没更难?”记者问道。 “你说的那个梗啊!”张榆说道,“这让我想起了南宋某位诗人的一首诗,《示儿》: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 “我想作者应该是读过这首诗,所以才创作了这么个梗。”张榆说道,“只是他可能认为自己儿子难以看到国足出线,所以让其孙子告诉他。” 《示儿》? 众记者却是一脸疑惑。 有这样一首诗么? 按理说这样一首好诗,怎么也应该听过啊! 众记者彼此对望一眼,显然从其他人神色之中找到了答桉。 这诗真是南宋某位诗人的作品? 不会是张十三自己写的吧! 不然,为何是某位诗人,而不是直接道出其名呢? 而众记者反映过来,还想问的时候,张十三已经离去了。 众记者懊恼,却也无可奈何。 不过,此次之行,也不算毫无收获。 想想其实张十三已经给出了解释。 他曾经是个球迷! 那么他反应强烈一些,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。 毕竟,比他的反应强烈的球迷多了去了。 终究还是国足让人失望了。 而张榆那首诗也随即火了。 对! 一些媒体猜测那诗不是什么南宋某诗人写的,而是出至张十三之手。 因为他们没有查到这首诗。 甚至还有媒体记者专门请教了古诗词协会的教授。 他们都不知晓有这样一首诗,不是张十三自己写的才怪。 而且,这样一首质量的诗,不可能无名。 这首诗火了之后,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的梗又在网络上流行了起来。 国足被骂惨了。 《少林足球》的票房却也火爆异常。 影片蝉联半月的单日票房冠军。 半月后,有大片上映。 而这个时候,张榆那十几条微博的热度逐渐澹去。 那影片初始排片超过《少林足球》,首日票房也是不错,将《少林足球》挤下了单日票房冠军宝座。 不过,影片口碑不怎么理想。 在单日票房榜冠军位置上坐了两天,然后又被《少林足球》给挤了下去。 《少林足球》再度登上单日票房榜。 只是单日票房只有几千万了。 《少林足球》还在国内热映,不过北美上映半月后下画了。 票房也就两千多万美元。 比预期的好上一些。 好歹折算成华币过亿。 不过,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就要好上许多了。 不少国家和地区还登上过单日票房榜榜首之位。 张榆对此已经没怎么关注了。 他这短时间连公司都没去,而是一直呆在家里。 杨若雪预产期快到了。 “想好取什么名字了么?”杨若雪笑着看向张榆。 “孩子都还没出身呢。”张榆笑着说道,“连八字都还不知道,怎么取名字啊?不能仅仅好听就行吧?” “你还信这些?”杨若雪道。 张榆不信,杨若雪也不信。 “那不考虑八字?”张榆问道。 杨若雪怀孕,张榆与之相处更加注意。 他很清楚,怀孕的女人比平时更敏感,也更感性。 需要多让着一些。 一些玩笑也尽量少开。 “那还是等等吧!”杨若雪摇头,说道。 她不信,可她并不介意取取名字之时将八字考虑进去。 “何况男孩儿女孩儿都还不知道呢!”张榆笑着说道。 “你自己说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。”杨若雪说道。 医生不会透露婴儿性别? 这也就说说而已。 张榆和杨若雪若想知道,肯定早就能知道了。 只是没什么意义。 既然男儿女孩儿都一样,为何不等到出身的时候再知道呢? 那岂不是更有意义。 “妈什么时候过来?”杨若雪问道。 她口中的“妈”,说的是张榆母亲。 他们虽然请了专门的人照顾,但张榆母亲显然是不放心。 之前来过几次。 不过,待不住又帮不上什么忙也就回去了。 杨若雪预产期将近,她自然要来看看。 至于张榆父亲,估计得孩子出身之后才会来。 杨若雪父母等人,估计也是。 “等两天让吕显回去接人。”张榆说道。 “嗯!” 杨若雪点了点头。 张榆母亲来了没两天,杨若雪随即就住进了医院。 在医院观察了两天之后,杨若雪才有了反应。 她被推进了产房。 而张榆在外,却忽然紧张了起来。 未满四十周,却也有三十九周。 不足月,却也算不得早产。 孩子胎监一直正常,所以杨若雪选择顺产。 顺产之时痛苦,可产后却比剖腹产恢复得快。 杨若雪选择剖腹产到不是怕在腹部留下疤痕。 毕竟,如今医学发达,想要将疤痕掩盖并非难事儿。 她之所以选择顺产更多的还是因为听医生说,顺产对孩子更好。 “放心,没事儿的。” 李清芳似乎在安慰张榆。 可又像是在安慰他自己。 张榆此时悬着的心在听了自家母亲这话之后,却是悬得更厉害了。 他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。 紧张,期待,喜悦,担心...... 多重情绪交杂。 尤其是杨若雪进去半小时依旧没有动静。 张榆事先了解过,顺产需要多久,这跟孕妇属于第一产程,还是第二产程有关。 哪怕张榆之前了解过,有些产妇生孩子从早上痛到晚上,孩子依旧没出来,最终坚持不住,转为剖腹产的。 站起来走了两圈,又坐下。 坐下没多久又忍不住站了起来,站了片刻又开始踱步。 李清芳时不时的看向产房,哪儿还有心思去管张榆那“坐卧不宁”的样子。 “嗯?” 张榆忽然感觉产房有动静。 不是什么婴儿啼哭之声,而是有人向门口走来。 张榆入丹劲,感知更加敏锐,但那产妇的隔音效果极好,还不至于让他听到立面的动静。 不过,门口的动静他还是能听到的。 “生了!” 张榆有些激动,有些喜悦,有些担心。 那种复杂的心情只有为人父的瞬间才会体会。 从杨若雪进入产房的瞬间,张榆头一次体会到了牵肠挂肚的期盼、等待和恐慌。 近一个小时在产房门口的徘回,已经超脱他这么多年所有感悟。 所幸,五味杂陈的思绪终已揉成幸福的面团,紧紧包裹着张榆。 此时的他,有一种迫不及待冲进去看看孩子,看看老婆的冲动。 怀胎十月,对于等待中的父母来说,是太过漫长了。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,喜悦的同时是担心,将来的孩子是不是健康?五官是不是端正?我们会是个合格的父母吗? 这一系列问题在张榆的脑海中闪过。 产房的门打开,张榆瞬间就到了门口。 对着那出来的护士,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。 “母女平安!” 那护士对于张榆的表情似乎见怪不怪,也知道他们最想听到的是什么话。 当孩子送到张榆的手中,他笨拙的抱过来的那一刻,他的内心充满着喜悦。 此时此刻,他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父亲了,一个身上肩负着义务和责任的父亲了。 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觉洋溢着张榆的全身。 张榆忽然感觉到了一种生命的升华。 这是对这个世界的归属,融入,紧密相联。 张榆清晰的感觉到了存在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。 看着自己的女儿,张榆的眼神之中包含的爱与喜欢、忙乱与牵挂。好像生命有了一种新的寄托,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 初为人父,张榆百感交集。 有幸福,有喜悦,有劳累,有担心,整个世界彷佛只有女儿一个人。 将女儿交给母亲,走到床边对杨若雪说道:“幸苦了!” “嗯!” 杨若雪微笑着应了一声。 那微笑透露着不尽的幸福。 房间之中一片笑声,充满着欢乐。 他们已回到了房间。 顺产,没那么麻烦。 杨若雪稍露疲惫之意,张榆就让其休息了。 杨若雪和孩子休息了,张榆心中无尽的喜悦似乎找不到人分享。 快乐有时候就是需要分享来平复激动的心情。 随即通知老家的父亲,通知燕京的杨若雪父母家人,通知他的好有...... 他甚至忍不住发微.博,把自己此时的激动的心情分享了出去。 把这消息第一时间公布了出去。 “母女平安,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:爸爸!” 张榆很简单的一句话,瞬间引发关注。 文字下边有一张配图,那是他握着女儿手的照片。 而张榆这条微博,瞬间就在网上炸开了。 虽然大家都知晓杨若雪预产期在这段时间,可具体是什么时候,谁又说得准呢? 爱阅书香 “杨若雪产女!” “张十三为人父!” ...... 张榆和杨若雪都名气大,人气也高,而且话题性也足。 杨若雪生女,话题也超出想象。 张榆微博一出,瞬间就是几个热搜,而且直接空降话题榜榜首。 “恭喜,沙发!” “恭喜,长大了肯定是个大美女。” “恭喜!” ...... 张榆和杨若雪微博下面瞬间出现无数恭喜留言。 不过,忽然画风却逐渐变了。 “亲家!” “亲家” ...... 更有甚至,直接喊张榆“岳父大人”了。 孩子才出生,就有这么多人打她的注意? 当然,玩笑成分居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