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
陈一天确实是第一次摸车, 插钥匙都找不到孔。 卢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耐心,语速很慢,讲解很简要。 左脚下是离合器, 右脚管两个踏板, 这个是刹车,这个是油门。 踩离合器, 同时拧钥匙, 车发出呼嗤呼嗤声。 这个是手刹, 停车的时候, 手刹是拉起来的, 这样把车停在坡路上也不会溜车。 现在,右脚踩刹车,同时, 放下手刹。 先握住手刹,前端有个按钮,这时按不动,要把手刹稍微提一点,再按下按钮,手刹就放下了。 注意!刹车一定要踩住。 好,再把手刹拉起来,脚松刹车。 陈一天照做,没有多余的动作,也没有多问什么,很乖觉。 “抱歉,忘了先让你挂挡。”卢姗手肘支在车窗下沿:“重来吧。” 看见这个了吗,这个就是档位,1档到5档,速度越来越快。 r是倒车档,最后教你。 挂档一定要先踩离合器,踩下去!同时踩上刹车! 把这个东西往左扳,再往上扳,有感觉了吗? 好,离合器慢儿慢儿抬起,慢儿慢儿抬——卢姗抬起左手,缓缓在空中上扬,像个神叨叨的指挥家。 车开始轻微地抖…… 好,松开刹车! 桑塔纳被陈一天开动了。 说不紧张是撒谎。陈一天四肢肌肉紧绷,嘴唇咬得发白。 一档开出去10米,卢姗又指挥他挂2档——挂3档——挂4档——车速60的时候,二人已经驶上绕城路。 这条路大车多,卢姗先系上自己的安全带,又扯出陈一天的安全带,尽量不阻挡他的视线、不碰触他的手臂,把他的安全带也系上了。 “你开你的。”卢姗动作娴熟扣上了安全带卡扣。 在绕城路开出一段,卢姗指示陈一天打右转向灯。 陈一天当然不会,卢姗重复那句:“你开你的。”帮她把右转向灯开了,然后看着后视镜,让他慢慢并到右道,从最近的分岔路口下了绕城路。 冬日的午后,这辆车牌辽all110的老破桑塔纳,载着一个紧张的人、一个闲散的人,在沈阳西北的城乡结合部绕了个圈儿,最后回到观音屯。 卢姗指示陈一天:降下车速,换到2档,绕着观音屯的小转盘开了一圈又一圈。 开到陈一天像个娴熟的老司机,松开右手,随意地搭在腿上,只用左手操控方向盘时,卢姗才教他靠边停车。 车缓缓向右靠,后视镜里,车身与马路牙子扭曲着靠近——靠近,“打直!” 卢姗说:“打直!慢慢踩刹车!摘档!松离合!熄火!拉手刹!” 这个午后,阳光遍洒,让人有春之将至的错觉。 小转盘四周没有遮挡,远处是枯树、荒地,眼前只有一尊破败的观音像,漆面早已剥落,露出水泥的本色,佛身已有裂缝,脚边堆着脱落的水泥块。 观世音菩萨垂着眉、肿着眼,空拈着柔若无骨的手,对分管片区的苦难不闻不问,只用圆润的肩膀对着这辆桑塔纳。 车子停止吭嗤,世界顿时安静。 陈一天扭过脸,难掩兴奋神色,对卢姗笑了一下。 额上的汗闪着光,牙齿也闪着光,肯定还有别处,也在闪着光,卢姗无从分辨。 ※※※※※※※ 据说男人无法拒绝三样东西:车、手.枪和x-box。 他说不喜欢,其实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喜欢。 用两个半小时,陈一天学会了开车,同时,也爱上了车。 那天之后,卢姗再去银行,就叫上陈一天当司机。 陈一天成了卢经理的代驾,也是解闷儿工具。卢经理成了陈一天师傅,陈哲教他画图,卢姗教他开车。 车开得熟了,话题也就聊得多了。 第三次从银行回来,陈一天提着卢姗的lv,替她开了办公室门,然后把桑塔纳的钥匙递过去,卢姗瞟一眼,头也没回地说:“搁你那吧,这破车平时也没人开。” 陈一天掂着钥匙尬在那说:“那……那我把油加满。” 卢姗说:“随你。” 谁是掌握一家公司核心八卦的人? 财务。 海鹰机械也一样。 哪个项目赚了,哪个项目赔了,工资高低、奖金多少,谁有关系,谁被抓了冤大头,公司效益到底怎么样……财务都了如指掌。 当然,财务也要守口如瓶。 来回几次,俩人熟了,卢姗本来不是八卦的人,可言语间也透露一些信息。 比如李健林和陈哲,一个不懂技术的老板,一个设计高手,俩人合作,可谓珠联璧合。 珠联璧合当然是个褒义辞。 换个说法,叫各取所需。 卢姗是海鹰机械的老员工,她提到两个人,都是直呼其名。 除去她跟李健林之间深不可测的隐密关系,她也没把陈哲的技术当回事。 做财务的人,或许永远不可能有尊师重技的视角。 她说李健林刚有开公司的想法就遇到了陈哲,陈哲在机械设计方面心思缜密,可在人情世故上异常浅淡。李健林推崇陈哲,是商人对技术大拿的推崇。 他不需要知道陈哲的设计思路多稳妥、多前沿,他只知道有了陈哲在,很多人会冲着设计能力追加制造订单。